真情他來天全縣找工作

时间:2025-04-20 22:46:57来源: 分类:焦點

  2019年12月27日,爱心曹小平同其他愛心人士一起到天全縣小河鎮看望5戶留守兒童家庭,不分每戶送去600元愛心款和2袋大米、行动一桶清油、见证一床被子等物品。真情曹小平,爱心47歲,不分洪雅縣人,行动一場車禍致殘、见证一次創業失敗後,真情他來天全縣找工作,爱心在好心人指點和幫助下,不分他走上以撿廢品謀生的行动道路。自打有收入後,见证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,真情卻舍得拿錢幫助別人,10多年來,他用於“獻愛心、送溫暖”的資金有七八萬元。

  災難麵前不低頭

  撿廢品謀生活

  2019年12月29日上午,記者見到曹小平時,他正在天全縣城一家店鋪門口裝廢紙板。

  “是好心人的指點和幫助,我對生活才有了信心……”曹小平說。

  1995年,曹小平在江蘇務工,遭遇車禍失去右手掌,成為二級傷殘人士。突然變成殘疾人,曹小平消沉幾年後才慢慢走出陰影。1999年初,曹小平投資養殖,除了傷殘賠付款外,還通過借貸方式湊了幾萬元,辦起養雞場,卻因缺乏技術和管理經驗,幾百隻雞死來隻剩幾十隻,可謂血本無歸。

  致殘後首次創業失敗,雖然父母沒有埋怨,他卻埋怨自己無能。但生活還得繼續,他選擇外出務工。2000年初,曹小平來到天全縣找工作,因肢體殘疾,錢快用完,工作卻沒找到。

  一天,他同旅店老板閑聊,提起殘疾人找工作難的話題,旅店老板建議,如果不怕髒,撿廢品也是一條掙錢之路。次日,他開始撿廢品。早上6點前出門翻垃圾桶,撿一輪下來已是上午10點,吃個饅頭又繼續……曹小平記得,第一天撿廢品收入17元,他很滿足。

  隨後,曹小平起早摸黑奔波在天全縣城各垃圾堆放點翻撿廢品,有時忙來一天隻吃一餐飯。付出總有收獲,他每月除去生活開支,純收入有五六百元。

  有了經濟收入

  能幫多少幫多少

  撿廢品幾個月後,曹小平有了積累,開始邊撿邊回收。在他看來,或許因為他是殘疾人,或許覺得他收廢品講誠信,不少人的廢品非他不賣,還有許多門店把紙板、紙箱留給他。

  “天全人的溫暖和愛心,讓我走出人生低穀。”曹小平直言,他早已把天全當成第二故鄉,他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好事善事,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,回報社會。

  2000年底,曹小平在收廢品過程中,得知天全縣有家人因家庭困難、拖累大,撫養孩子成問題時,曹小平將一名6歲小孩接到身邊供養,衣食住行、生病治療、讀書開支等全由曹小平承擔,直到小孩成年。他奔走各有關單位,為孩子落實了戶口。

  2017年前,曹小平幫助貧困大都是自己行動,為困難家庭、留守老人、學生送去米、麵、油和學習、生活用品。隨著愛心組織越來越多,曹小平相繼參加了6個公益組織,以誌願者身份參加,哪個愛心組織有關愛活動,即便停下生意也要參與,既出錢又出力。在他看來,參加愛心組織後,獲取的線索廣、幫助的人也多。他同其他愛心誌願者一起,積極參與幫貧助困活動,先後為遭遇火災的家庭捐款捐物、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孩子和留守兒童送書包、書籍和學習用品等。現在,曹小平正在幫助一名父親去世、母親出走後與奶奶相依為命的10歲孩子,從學習、生活等多方麵給予關懷。

  10多年來,曹小平始終走在“獻愛心、送溫暖”的路上,他說,愛心不分大小,能幫多少算多少,隻要參與的人多,人人獻出一份愛,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。 

  楊芳兵

  雅安日報/北緯網記者 彭加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