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曉 (右一)轉移受災群眾 地震時,职责中民他老家遭受重創:房屋損毀,亲情親人2死5傷。泪水按理,警卫坚守他有萬千理由回家,职责中民送遇難親人最後一程,亲情安慰受傷親人一句。泪水他卻把悲傷藏於心底,警卫坚守一直奮戰在救災一線。职责中民 而今,亲情搶險救援轉入過渡安置,泪水按理,警卫坚守他有足夠的职责中民理由回家,回去看看受傷的亲情親人,看看家中的泪水損失,祭奠逝去的親人。他沒回家,一直在省道210線蘆山至寶興段地質災害易發點,觀測危險,守望安全。他是漢源縣公安局富泉派出所預備黨員、民警衛曉。 主動請纓 突進災區 衛曉老家在寶興縣,房屋背靠大山。 “4·20”蘆山強烈地震發生時,衛曉正在派出所值班。劇烈震動後,衛曉首先想到山下的家,家中的親人。地震剛過,衛曉就與家人聯係,可電話始終無法接通,他心頭一緊,不祥之感湧上心頭。 衛曉正準備向所領導提出請假回家探望一事,此時,他收到短信,內容是蘆山發生7.0級強烈地震,震源深度13公裏。緊接著,又接到來自漢源縣公安局的命令:從派出所抽人組織救援突擊隊奔赴蘆山抗震救災。衛曉意識到,此次地震,蘆山受災不輕。蘆山、寶興山水相連,他更擔心家人的安全。 “我是寶興人,熟悉蘆山和寶興的情況!”衛曉改請假為請纓,向派出所領導提出參加救援突擊隊,並獲準。衛曉當時還有一個想法:蘆山離寶興近,容易打聽到家中情況。 災難麵前 難顧家庭 可到了蘆山,嚴重的災情,讓他無法顧及家庭。 4月20日下午2時許,一支由漢源縣公安消防組成的百人救援突擊隊,帶著救援工具直奔蘆山。房屋坍塌,人員傷亡……眼前的一切,讓衛曉想起了“5·12”汶川特大地震時的漢源。 救援突擊隊一下車就投入到營救生命、疏散群眾的戰鬥中。衛曉同隊員一起,經過10多個小時連續奮鬥,從坍塌的房屋中救出4人,營救60名受傷人員,從危房中疏散上千人。 當晚12時許,帶著一天的勞累,衛曉卻難以入眠,他心中牽掛著親人的安危,衛曉想找帶隊領導請假,連夜回家。就在此時,突擊隊又接到新任務,衛曉“話到嘴邊又咽下”,他二話沒說,打起精神就出發。 在行進途中,衛曉接到寶興老家鄰居打來的電話,得知三爸、堂兄兩人被壓在垮塌的房屋下沒了生還可能,奶奶、父親、大哥、大姐、堂妹5位親人不同程度受傷。 盡管衛曉早有思想準備,但如此多的親人遭遇不測,他心如刀絞,悲痛萬分。21日淩晨4時,幫群眾搭完帳篷的突擊隊回到宿營地。 隊友們睡覺了,衛曉卻獨坐在帳篷一角,翻看著手機裏親人的照片,淚流滿麵。一名隊友聽到他壓抑的哭聲,極力開導、安慰,結果,連安慰的隊員也哭了…… 放下悲傷 全力救援 衛曉想了很多,最終還是將思緒回到現實,“事實無法改變,與其傷心落淚,不如靜下心來,為災區多做事多盡力。”天亮了,他又同隊友投身到抗震救災中。 衛曉說,他真想回家送遇難親人一程,也想陪受傷的親人說點安慰的話,但他的確走不開,因為他是警察,他無法說服自己缺席抗震救災一線。 “我最想奶奶,她已經93歲了!”衛曉說。 4月26日,衛曉的工作從救援轉入交通安全上,包括他在內的10名隊員,分布在省道210線蘆山銅頭到寶興路段,成為“耳目交警”,一人觀測一個塌方點,每天冒著塌方、飛石的危險,近距離觀測路邊山體動靜,有塌方或飛石,立即通知兩頭卡點實施臨時交通管製,每天早上6時出發,晚上8時回宿營地。 衛曉執守過的觀測點,有的離家僅幾公裏,但他沒回去,因為觀測點離不開人。“現在,反而是家人在擔心我!”衛曉說,每次家人打電話,都叮囑他要注意安全。 衛曉說,他對不起妻子,她一人帶著出生11個月的孩子不容易。地震第4天,衛曉接到妻子電話,原本以為要挨罵,沒想到妻子卻在電話中鼓勵他多為災區群眾做事。“如果要問我工作的動力來自哪裏的話,我會肯定地說,除責任外,那就是家人的支持和妻子理解!” 記者 彭加權
衛曉 (右一)轉移受災群眾
地震時,职责中民他老家遭受重創:房屋損毀,亲情親人2死5傷。泪水按理,警卫坚守他有萬千理由回家,职责中民送遇難親人最後一程,亲情安慰受傷親人一句。泪水他卻把悲傷藏於心底,警卫坚守一直奮戰在救災一線。职责中民
而今,亲情搶險救援轉入過渡安置,泪水按理,警卫坚守他有足夠的职责中民理由回家,回去看看受傷的亲情親人,看看家中的泪水損失,祭奠逝去的親人。他沒回家,一直在省道210線蘆山至寶興段地質災害易發點,觀測危險,守望安全。他是漢源縣公安局富泉派出所預備黨員、民警衛曉。
主動請纓 突進災區
衛曉老家在寶興縣,房屋背靠大山。
“4·20”蘆山強烈地震發生時,衛曉正在派出所值班。劇烈震動後,衛曉首先想到山下的家,家中的親人。地震剛過,衛曉就與家人聯係,可電話始終無法接通,他心頭一緊,不祥之感湧上心頭。
衛曉正準備向所領導提出請假回家探望一事,此時,他收到短信,內容是蘆山發生7.0級強烈地震,震源深度13公裏。緊接著,又接到來自漢源縣公安局的命令:從派出所抽人組織救援突擊隊奔赴蘆山抗震救災。衛曉意識到,此次地震,蘆山受災不輕。蘆山、寶興山水相連,他更擔心家人的安全。
“我是寶興人,熟悉蘆山和寶興的情況!”衛曉改請假為請纓,向派出所領導提出參加救援突擊隊,並獲準。衛曉當時還有一個想法:蘆山離寶興近,容易打聽到家中情況。
災難麵前 難顧家庭
可到了蘆山,嚴重的災情,讓他無法顧及家庭。
4月20日下午2時許,一支由漢源縣公安消防組成的百人救援突擊隊,帶著救援工具直奔蘆山。房屋坍塌,人員傷亡……眼前的一切,讓衛曉想起了“5·12”汶川特大地震時的漢源。
救援突擊隊一下車就投入到營救生命、疏散群眾的戰鬥中。衛曉同隊員一起,經過10多個小時連續奮鬥,從坍塌的房屋中救出4人,營救60名受傷人員,從危房中疏散上千人。
當晚12時許,帶著一天的勞累,衛曉卻難以入眠,他心中牽掛著親人的安危,衛曉想找帶隊領導請假,連夜回家。就在此時,突擊隊又接到新任務,衛曉“話到嘴邊又咽下”,他二話沒說,打起精神就出發。
在行進途中,衛曉接到寶興老家鄰居打來的電話,得知三爸、堂兄兩人被壓在垮塌的房屋下沒了生還可能,奶奶、父親、大哥、大姐、堂妹5位親人不同程度受傷。
盡管衛曉早有思想準備,但如此多的親人遭遇不測,他心如刀絞,悲痛萬分。21日淩晨4時,幫群眾搭完帳篷的突擊隊回到宿營地。
隊友們睡覺了,衛曉卻獨坐在帳篷一角,翻看著手機裏親人的照片,淚流滿麵。一名隊友聽到他壓抑的哭聲,極力開導、安慰,結果,連安慰的隊員也哭了……
放下悲傷 全力救援
衛曉想了很多,最終還是將思緒回到現實,“事實無法改變,與其傷心落淚,不如靜下心來,為災區多做事多盡力。”天亮了,他又同隊友投身到抗震救災中。
衛曉說,他真想回家送遇難親人一程,也想陪受傷的親人說點安慰的話,但他的確走不開,因為他是警察,他無法說服自己缺席抗震救災一線。
“我最想奶奶,她已經93歲了!”衛曉說。
4月26日,衛曉的工作從救援轉入交通安全上,包括他在內的10名隊員,分布在省道210線蘆山銅頭到寶興路段,成為“耳目交警”,一人觀測一個塌方點,每天冒著塌方、飛石的危險,近距離觀測路邊山體動靜,有塌方或飛石,立即通知兩頭卡點實施臨時交通管製,每天早上6時出發,晚上8時回宿營地。
衛曉執守過的觀測點,有的離家僅幾公裏,但他沒回去,因為觀測點離不開人。“現在,反而是家人在擔心我!”衛曉說,每次家人打電話,都叮囑他要注意安全。
衛曉說,他對不起妻子,她一人帶著出生11個月的孩子不容易。地震第4天,衛曉接到妻子電話,原本以為要挨罵,沒想到妻子卻在電話中鼓勵他多為災區群眾做事。“如果要問我工作的動力來自哪裏的話,我會肯定地說,除責任外,那就是家人的支持和妻子理解!”
記者 彭加權
建設移民群眾滿意新家園
國慶七天 87萬多遊客來雅觀光旅遊
皮卡黨的春日浪漫:山東重工濰柴承包你的儀式感
未雨綢繆 將“紅眼病”消滅在萌芽之中